茶,是一片樹葉,一杯飲品,一方文化。
對今天的斯里蘭卡來說,茶是錢,可以抵石油債的錢。
2021年12月22日,斯里蘭卡提出用茶葉抵債,債權人伊朗欣然同意。
9年前,斯里蘭卡向伊朗進口石油,欠下一筆約2.5億美元的債務,每年需償還的利息相當可觀。
疫情爆發(fā)以來,斯里蘭卡的經濟遭重創(chuàng),面臨嚴重的外匯短缺。據(jù)CCTV天下財經報道,斯里蘭卡目前的外匯儲蓄已降至16億美元。
被逼到墻角的斯里蘭卡再次提議:以茶抵債,分期付茶。
△圖片來源:央視財經
斯里蘭卡每月向伊朗運送價值500萬美元、約合3184萬元人民幣的茶葉。因為茶葉屬于人道主義物資中的食品類別,這種支付方式不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條款。
△圖片來源:央視財經
2020年斯里蘭卡是世界上第五大茶葉生產國,第三大茶葉出口國。伊朗人則酷愛喝茶,自家產的茶不夠喝,每年得大量進口茶葉。
△2020年全球茶葉產量數(shù)據(jù)來源:國際茶葉委員會
△2020年全球茶葉出口量數(shù)據(jù)來源:國際茶葉委員會
斯里蘭卡的茶恰好滿足伊朗人的需要。
早在2018年7月,斯里蘭卡就有過這樣的計劃。當年5月,美國政府宣布退出伊核協(xié)議,重啟對伊朗的制裁。那時,所有面向伊朗的銀行通道被關閉,其他國家無法使用美元向伊朗付款。斯里蘭卡茶葉委員會就提出“以茶換油”的計劃,用以償還債務。
只是當時國際環(huán)境復雜,這一提議沒有下文。
其實茶葉作為硬通貨自古有之,且最早來源于中國。
中國的“茶貨幣”
早在五代時期,南方制作加工一種塊狀的磚茶,經長途運送到北方游牧地區(qū)。因為磚茶能消食解膩,成為牧民的珍品。牧民之間交易貨物時,常常用磚茶作為媒介物,類似今天的貨幣。
那是世界上最早的“茶貨幣”。
歷史上,歷時最長的“茶貨幣”是漢族地區(qū)與邊境少數(shù)民族的茶馬貿易。它出現(xiàn)于唐朝,在明朝進入鼎盛。明代著名文學家湯顯祖就以“黑茶一何美,羌馬一何殊。羌馬與黃茶,胡馬求金珠?!毙稳莓敃r茶馬交易市場的興旺景象。
邊境少數(shù)民族以肉食為主,茶能改善他們的飲食結構。正所謂“以其腥肉之食,非茶不消;青稞之熱,非茶不解”。茶成為他們生活的必需品。
馬是古代時期最重要的戰(zhàn)略物資,中原缺馬,而邊境少數(shù)民族擅長養(yǎng)馬。茶,因此成為中原統(tǒng)治者可以抗衡西域的重要物資,也成為中原與少數(shù)民族之間的貿易硬通貨。
茶引發(fā)的國門開放
茶,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硬通貨,更間接引發(fā)了晚清的滅亡與中華民族國門的開放。
1610年,第一批茶葉由荷蘭傳教士從中國帶到歐洲。自此,飲茶習慣迅速風靡整個歐洲,尤其在英國,喝茶成為各階層每天樂此不疲的一件事。
瘋狂的茶葉需求下,西方國家從殖民地掠奪來的大量白銀涌入中國。在1711~1810年,英國政府從茶葉貿易中獲得的稅收高達7700萬英鎊,從中可以一窺當時茶葉貿易的數(shù)額。
茶葉貿易形成巨額白銀流失,英國人決定用鴉片換回白銀。茶葉的貿易順差,引發(fā)鴉片流入中國,從而引發(fā)了鴉片戰(zhàn)爭。這一間接的交換客觀上促成了中國打開國門,成為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。
用茶換戰(zhàn)斗機
國際上,拿茶葉交換物資的還有印尼與俄羅斯。
2017年8月,印度尼西亞與俄羅斯達成協(xié)議:印尼向俄方購買的11架俄制蘇-35戰(zhàn)斗機的軍購款,一半用現(xiàn)金支付,另一半則用茶葉、咖啡、棕櫚油等商品置換。每架戰(zhàn)斗機約8300萬美元,俄方提供的軍機總價值高達9.13億美元。
這是俄羅斯第一次使用“以物易物”的方式回避美元的清算障礙。俄方稱,這筆交易將選擇最適合俄羅斯市場的商品。俄羅斯是茶葉消費大國,95%的俄羅斯人有飲茶習慣。但是俄羅斯本國茶葉產量很少,因此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的茶葉進口國。茶葉必然成為交換清單上的一員。
用茶換房
大到國家,小到企業(yè),茶葉還曾被用作可交換的物質,成為企業(yè)營銷的手段。
2008年,樓市低迷。福建安溪某房地產開發(fā)商首創(chuàng)“以茶換房”的營銷奇招,讓茶農用自制的茶葉置換該樓盤商品房的首付款?!耙圆钃Q房”賣出了近30套商品房,該開發(fā)商收到1萬多公斤的茶葉。而該開發(fā)商下屬有一個茶葉分公司,專門從事茶葉深加工業(yè)務,早就在北京、上海等大城市為這批茶葉找好了銷路。
“以茶易物”的商業(yè)邏輯
從古代到現(xiàn)在,從中國到國外,茶葉一直是“以物易物”的主角。
在早期社會,人們擁有各自擅長制作的貨品,為了滿足各自的需求,最初的做法就是以物易物。
曾經的蘇聯(lián)為了更好地建立以物易物系統(tǒng),提出了人人“各盡所能,各取所需”。后來我們國家也學蘇聯(lián),直到改革開放前,每個家庭還在使用各種糧票,布票和肉票,這些也屬于以物易物的變形。
隨著工業(yè)化的深入發(fā)展,生產力大幅提升,物質極度豐富,人們很容易獲得各自需要的物品。向他人提供商品或服務,不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,而是為了盈利。這就是商業(yè)。
亞當斯密在其著作《財富論》中提到,事物的價值取決于某個特定時間點上,他人的支付意愿。
那么,茶葉究竟有什么魅力,在商業(yè)現(xiàn)代化水平如此高的今天,讓國家之間依然接受以茶換物的方式呢?
在前述事例中,伊朗是個政教合一的國家。伊朗人民因為宗教信仰不能喝酒,飲茶能保持頭腦清醒,因此成為重要的生活習慣。同樣,俄羅斯和英國因為茶健康好喝,從貴族逐步蔓延到社會各階層,形成了全國范圍的飲茶習慣。基于此,茶葉的健康價值成為這些國家為了保障人民生活而必須支付的部分。這也是斯里蘭卡能夠用錫蘭茶去還債的根本原因。
“以茶易物”
給茶品牌建設的一些啟示
這個邏輯同樣適用于茶品牌的建設。
品牌的首要作用是促使消費者更容易選擇產品,從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。
對于品牌建設,目前有很多觀點,被廣泛認可并運用的是:定位,品牌形象,品類打造等。然而,企業(yè)往往忘記了這些概念的本質就是價值。
全球知名的戰(zhàn)略咨詢管理公司麥肯錫認為品牌是一種“價值”,創(chuàng)建品牌的過程就是“發(fā)現(xiàn)價值”—“實現(xiàn)價值”—“傳遞價值”的過程。
這表明,品牌建設需要深入思考消費者的購買決策,思考究竟是什么價值點吸引用戶,與用戶產生共鳴。
《哈佛商業(yè)評論》中文版《品牌煉金術:利用價值要素找準用戶》一書中曾總結出30種“價值要素”,分別具有最基礎和外延兩方面特征,可概括為4類需求:職能類、情感類、改變生活類和社會影響類。
茶的價值要素很多,如:感官體驗,健康,社交,傳統(tǒng)文化等等。
根據(jù)前文所述,茶在不同階段,不同地理位置,不同文化背景下,都深受喜愛,得以交換馬匹,石油,戰(zhàn)斗機等等。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茶具有健康價值,而這也是茶的基礎價值之一,或者說是最為重要的基礎價值。
對于茶品牌來說,茶的基礎價值是品牌建設的地基。如果地基不結實,在此之上疊加的各種眼花繚亂的價值屬性,例如社交屬性、文化屬性、科技屬性等,便是舍本求末的存在了。
茶品牌在建設的過程中,向消費者呈現(xiàn)出茶最本質的東西,讓消費者感覺到自己的價值觀得到認同,這樣的品牌就擁有了肥沃的根基,在此基礎之上,組合企業(yè)獨特的優(yōu)勢價值,在具有很強辨識度的同時,才能夠走得更長遠。
來源:說茶ShowCha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